南京条约,那场一百多年的贸易战

2019-06-27

原文来自「苍山夜语」张新奇:南京条约,那场一百多年的贸易战


文:张新奇

摘自作者新作《南京传》

鸦片

罂粟花在宋朝,主要用作观赏,南京三山街一带常有盆栽出卖。再就是药用,明朝时,御医还拿来为万历皇帝制作壮阳药。罂粟制成鸦片吸食,应当在烟草传入中国不久。

吴唅考证,烟草于明朝晚期分三路传入中国,南路主要通过菲律宾传入福建,广东。北路从朝鲜传入东北。李朝《仁宗实录》丙戍(1646年)五月条载"九王(多尔衮)喜吸南烟,又欲得良鹰,南草良鹰,并可送入"。上行下效,攝政王好此,许多达官贵人也腾云驾雾。康熙说他出巡时,常见大臣在帐中吸烟。明清时虽屡有禁令,却禁而不止,进而与鸦片混吸。

1793年英国派出多达七百人的使团,前来为乾隆祝寿,想与清朝平等通商,被乾隆回绝。在这次访问中,英国人发现中国官富民穷,军队装备落后,吸食鸦片成风,"上流社会的人在家里沉溺于抽鸦片。广州道台在他最近颁布的一份公告中指出了吸食鸦片的种种害处,……可是,这位广州道台每天都从容不迫地吸食他的一份鸦片"。

贸易平衡

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确定白银为官方货币。白银流通长达三百多年。在海外贸易中,中国的丝绸,瓷器,茶叶始终畅销欧亚。这些货物换回了大量的白银,导致了巨大的贸易顺差。

中国经济自给自足,清政府闭关锁国,仅开广州一口通商,而且,所有贸易必须通过官方特许的中间商,即十三行交易。这种畸形的官商权钱生意,还为中国造就了一个世界首富,伍秉鉴。而对进口货物,征收高达百分之二十的关税。

工业化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,但他们的工业产品很难进入世界最大的中国市场,白银大量流出,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。

开放通商的要求没有得到乾隆恩准,英国人为了改变白银大量流出的状况,转而与清朝地方官员勾结,开始邪恶的鸦片贸易。鸦片在当年的英国,并未定性为毒品,视作如香烟一类商品。

鸦片的倾销改变了白银的流向,二百多年来,中国一直是白银流入国,自此,白银每年外流数百万两。

对中国政府来说,银子逐年减少,换来的是害多益少的鸦片。这可不是什么吉兆。

禁烟

1839年3月,林则徐奉旨到达广州。他要求运到中国境内所有鸦片尽数缴官,并令所有外商写出保证,永不再销鸦片,一经查获,"货尽没官,人即正法"。

三天后,外商通过洋行代表伍秉鉴上缴鸦片一千余箱(每箱百斤),遭林则徐怒斥,要求将外商船上鸦片尽数交出。随后派兵封锁黄埔江面,包围外商居住的十三行。

英政府官员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赶来交涉进入十三行后,也不准再行出入。十三行顿成临时监狱,三百五十多名外商困于里面,只能靠十三行剰留食物生存。义律被迫令商人交出船上全部鸦片,总计达二百三十七万斤。

这些鸦片的上缴,有程序上的微妙之处,鸦片不是商人直接交出,而是先交义律,再由义律统一交林则徐。这样,纠纷不再是政府与商人,而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事了。

坚船利炮

虎门销烟对一个民族来说,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,在举国衰颓的氛围中大义凛然地表达出气节,期许与决心。

战争的到来却是对陈腐糜烂封闭自大的一次嘲讽。连睁大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都有误判。休说清廷那些庸臣朽吏了。他的奏书反复强调英国人无法从数万里之外派兵中国,甚至把英国士兵操练时走正步误判成"腿足缠束紧密,屈伸皆所不便",难以登岸作战。又认为英国人吃牛羊肉,只要控制大黄,茶叶,长期不卖给他们,便可值洋人于死地。

1840年6月,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(义律的兄弟)率大小舰船四十余艘,海陆军约七千人,陆续扺达广东珠江口,鸦片战争爆发。此后两年时间,英军驰骋东南沿海,一度抵达天津大沽口,威胁京师。清军望风披靡,失地丧师。

1842年6月,英国舰队驶近长江口,直逼吴淞。拟沿长江攻入中国心脏地带,切断交通动脉大运河。吴淞历来为战略要地,失吴淞,即失中国沿江诸省。清当局不仅在吴淞口设东西两座炮台,还沿江堤筑有土塘。土塘"高约两丈,宽一丈七八尺","缺口处置安设大小炮位,既可御敌,又可藏身",长约十里,俨如长城。(《鸦片战争挡案》)清军人多势众,满以为凭土塘之固,足以拒敌。

6月16日晨6时,英舰驶入吴淞口,炮轰清军阵地。8时,土塘全溃,清军老将陈化成战死,主帅牛鉴等人弃城而逃。

7月,英军沿江而上,兵临镇江。守将海龄生性残忍,认为吴淞失守是汉奸引路所致,紧闭城门,对汉人大开杀戒。每日约杀十余人,汉人街行,即以鸟枪击毙。城内百姓惶惶不可终日。7月21日,英军以三路攻城。

绿营军大多仓皇逃窜,旗兵则拼死力战。城门被大炮轰破之后,旗兵仍依托房屋,与英军展开拼杀,十分惨烈。直至夜近,扺抗才平息。海龄率家人自杀。

此战,英军死三十九人,伤一百三十人,失踪三人。是鸦片战争两年以来,英军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战役。

镇江陷落, 南京(江宁)门户大开。

岂止坚船利炮

为期约两年的鸦片战争(欧美史书称为贸易战争),英国兵力区区数千人,增兵最多时也不过近两万。而中国人口四亿之众,军队八十八万,投入战场的近二十万。光兵力即十倍于敌。战争的结果,英军死五百多人,主要是印度士兵。中方阵亡多达两万余人。最后割地赔款。

这样的结局,令人深思。岂止是坚船利炮就可敷衍的。

英军舰队突破虎门要塞,沿珠江北上,两岸数以万计的居民前来观看热闹,见清军官船击沉,清军跳水,皆嘘嘘有声,全然与己无关。

从广州到海宁到天津大沽口,英军淡水粮食及相关给养,全是沿途百姓前往供给。林则徐在家信中言及平民"或冒官兵号衣,或穿夷服,用梯牵引而上"。不止提供给养,还为英军带路,作战。

广州三元里抗英之后,光三元里一地,查处援英者达一千二百余名(见《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》)。

1847年7月,义律的船被台风吹毁。时有路过中国民船救下义律,并在官船巡查中保护脫险。最终收银三千余元,而清朝公布生擒义律赏银高达十万。国不知有民,民便不知有国,那些自恃权力傲慢的当权者永远也不需要这些常识。

贸易之战,何尝不是观念之战。

清朝政府,从皇帝到官员,无不自认为中囯是泱泱大国,所谓贸易,不过是蛮夷对我天朝的朝贡,天朝恩泽天下,再赏赐蛮夷。

湖南提督杨芳镇压苗民流民变乱,以善战闻名朝野,1841年3月,率兵勇万余人来广州迎战英军。杨芳见英军炮火威力远在我炮之上,认为"必有妖邪善术者藏于其内"。遂"传令甲保遍收妇女溺器",然后,将大批马捅放置木筏之上,由一副将掌控,迎向敌舰,以破邪术。结果可想而知。此事见于梁廷枬《夷氛闻记》,而《粤东纪事》则载,杨芳至广州"惟知购买马桶御炮,纸扎草人,建道场,祷鬼神。"这不是特例,后来慈禧相信义和团"刀枪不入"的那些把戏,都是一脉认知。

城下之盟

1842年8月5日,英军舰队扺达江宁城外江面。

江宁城内一片恐慌。城门关闭,"仅启聚宝,朝阳,通济三门,居民争先出城,践踏死者无算"(《壬寅闻见录》)。南京诗人金和记录当时惨景,"入城出城两不得,道旁颇有露宿儿","老翁腰间被刧财,脚下蹴死几幼孩","城中儿女齐悲啼,四乡一一谋枝栖","无钱能赁香笋篮,膝前有女年十三,中夜急嫁西家男,身携布被居茅庵"。

江宁守军倍于英军,在坚船利炮面前,已毫无斗志。总督牛鉴多次派员与英军求和,但英方认为牛鉴非全权之臣,不愿商谈。8月11日,钦差大臣耆英抵达江宁。

8月13日,英军把大炮架大钟山之上,再次扬言攻城,耆英无奈,派人前往英舰,坐上了谈判桌。

8月20日,耆英带随员出城,乘小舟至英旗舰"皋华丽"号拜访。亲见"船坚炮猛","益知非兵力所能制服"(见《南京通史.清代卷》)。

8月24日,英方全权代表璞鼎查率队至南京静海寺回访。英军中尉穆瑞记录了当时情景。

"当海军总司令与陆军总司令下轿后,我方仪仗队举枪致敬。乐队奏起英国国歌,中国人鸣礼炮三响。然后,我们随全权代表进入庙内。经过院内时,两旁站两排徒手满兵,另外,外配了一个乐队,乐器声音是很嘈杂的。

钦差们从庙内走出来迎接客人,并引导他们进入内屋。房子显然是临时收拾起来的,房子并不讲究,但很整洁。

伊里布坐在陆军总司令的右边,全权代表坐在中间,海军总司令坐在他的左边,耆英坐在海军总司令的左边,牛鉴又次之。中国钦差们的面貌并无任何特别,也看不出他们是大官,伊里布是一个性情温和、面貌慈祥的老人。他们都是穿的便服,没有穿礼袍,我相信他们从南京出来时一定相当匆促"。

海军舰长利洛也有日记记叙。

"当我们入座之后,音乐又作,似比我们第一次听到的较好,在我们吃饭时,一直未停。年轻的戴白顶子的官吏们端茶敬酒,捧上点心,几位钦差通过翻译和大使谈天……各种食品如细肉馅的点心、猪肉、竹笋、肉丝汤面、猪耳汤和许多别的奇怪的菜品,盛在小瓷碗中,置于银碟之上,一样一样的上来,我们吃的愈多就愈引起观众的赞叹……"

8月29日,耆英率员再次登上"皋华丽"舰,《南京条约》签定。利洛舰长的日记载,条约系洋纸书写,前为汉文,后为英文。"合订作一本,一样四本,各执二本"。

南京条约阅读

《南京条约》还有一个补充条约,这就是1843年10月,耆英南下广东与璞鼎查签订的《虎门条约》。除开割地赔款两条外,这两个条约最核心的内容是,一,和平相处,平等往来。二,废除公行。三,增开商埠,充许在商埠居住。四,协议关税。五,最惠国待遇。六,领事裁判权。

解读一:平等往来,平等贸易,是今天国际社会最基本的相处原则,在当年,却是天翻地复。从皇帝到士大夫从来认为,中囯是君临万邦的天朝。而贸易,不过是夷族对天朝的朝贡。现在,天朝的统治者被告之,你不过是囯际社会普通的一员,贸易,是对等的商业往来。在大炮的威逼下,一个古老的帝国被强行纳入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之中。

解读二:所谓公行,是清政府闭关锁国,禁止外商与中国直接贸易而指定的中间商。公行显然是政府干预自由贸易的一大障碍。取消公行,门户开放,行商转变为买办,并且,随着外商的不断增长,买办形成一个新兴阶层。这些买办,是亲身参与外囯企业经营的首批中国人,熟悉国际经营的规则,契约的运用,市场的动向,横跨于旧中国与新世界之间。正是这一批人之间,产生了中国第一代民族企业经营者。

解读三:开放广州,厦门,福州,宁波,上海五个商埠,充许外商带眷属在商埠居住,从而形成独特的租界。《南京条约》最显著的后果,是中国出现了一座世界级的繁华的城市,上海。

解读四:最惠国待遇是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主要精神,即无歧视原则。

解读五:低关税与零关税直接受益者是消费者,也就是每一个老百姓。而领事裁判权则涉及人类群居相处的游戏规则,即法律制度。人治与法治,根本区别在于,是权力服从规则,还是规则服从权力?如果法律之上还有不受约制的皇帝,这种法律显然不能得到现代文明的接纳与尊重。

《南京条约》具有里程碑意义,三千年之大变局自此开始。

读好文,喝好酒

扫码下单 购乡关野茅台镇纯粮酱酒

**原乡 原物 原味**

著书原为稻粱谋。眼前,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,书不易售,改卖家乡山中风物。此中种种难言,与君相视一笑。

古语谓:无君子不养艺人。在下区区写作者,无非民间手艺人。这些年承蒙诸君抬爱,勉强文章存身。而今,垂老还山,亲炙家山红茶,诚酿纯粮土酒,愿天下同仁垂赏。


评论请前往 2049BBS.xyz已被墙

本站已被屏蔽,分享到墙内时请转本文的 GitHub 原始页面 南京条约,那场一百多年的贸易战,或者查看可直连的镜像 网站
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此处收录仅供存档研究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